學而時習之,不亦樂乎

 

這句話是自我成長還有教育訓練工作者,必須要隨時深思且落實的!!

 

以前中學時代,每次只要上論語相關的課程,都覺得很無聊,看到孔子畫像,都會自動幫他畫上刀疤或青春痘,來打發上課時的無聊!!

論語裡面最無聊的,當屬論語第一篇第一章的這一段話 ~ 學而時習之,不亦樂乎!!

 

老師說:「你們看看,兩千五百年前孔子就說過了 ~ 學習之後還要經常練習,我們才會快樂!! 因為不知道你們回去有沒有時常練習,這就是老師為什麼要安排做測驗,當然也是為了你們好

 

我心裡面說:「孔子真的很不知民間疾苦ㄟ,搞了本論語讓我們背半天就算了,還要我們多多練習,拜託,這樣哪會快樂阿? 別人我不知道,但是我們班的同學每個都不快樂

 

所以,我的中學時期,論語課always等於繪畫課…^^~

 

 

大概這一兩年才又回過頭看論語,可能因為人生的閱歷多了,也可能因為沒有背頌的壓力,所以當我重新讀到這句話時,才深深為孔老夫子的智慧所折服

 

之前不懂,是因為錯讀了兩個字,就是時習之的「時」還有「習」這兩個字。

之前會把「時」翻譯成「時常」、「隨時」,把「習」翻譯成「練習」,所以想不通,為何「時常練習」會讓人快樂? 這不符合一般人的經驗吧!! 

 

其實這個「時」要解讀成「適時」,「習」要解讀成「應用」。

也就是說,「學習之後還要適時的應用,才會體驗到學習的成就與樂趣」。

 

我還記得我第一次運用「行為面談法」找到對的人的那時候的成就感!! 那已經是10年前的事了,但是當時的情境仍然歷歷在目!!

學習行為面談法其實是在唸研究所的時候,只知道這是書上的一種工具,只有上課做報告的時候,學會了基礎的概念

 

直到進入職場,有一次用人主管談完一個工程師之後要HR複談,我老闆出差不在,用人主管急著決定,換句話說我必須硬著頭皮上場,然後我就趕緊翻出上課講義,抄了講義上的幾個範例問句,寫在履歷表的背面。也就是當我面對應徵者時,當我把履歷翻頁時,其實我看的不是下一頁,而是翻上去的那頁的背面,有我預先準備的問題…  後來,還好唸書的時候沒有太混,而且應對進退沒有太緊張,所以成功的完成了那次面談,事後還能有條有理的向用人主管分析該應徵者的優劣勢,那個用人主管從此對我刮目相看,也意外看到原來HR的面談不是只是公司規定要行禮如儀,真正能夠幫他找到好人才!! 以後他找人都固定要我幫忙複試,那種成就感,真的就是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樂乎」!!

 

!! 朋友們...

如果你是教育訓練的承辦人員,同仁上完課之後,還有「時習之」的機會嗎?

如果大家對於訓練課程興趣缺缺,有沒有思考過是否少了「時習之」的設計呢

 

我知道有許多公司號稱培育人才不遺餘力,花了很多時間、金錢,甚至導入世界級的顧問公司與講師,每個人上過的講義堆起來都比身高還高,甚至訓練部門的KPI其中還有一條叫做「每人受訓時數」

 

然而如果只專注於課程設計,不管你用了多少種教學法(學而時習之不是指花很多時間在課堂中進行分組練習…),不論找了多少名師、排了多少課程,重點還是同仁回到工作崗位,用人主管有沒有讓同仁有機會應用活用?  否則,培訓成效大打折扣也是必然的結果,而且同仁也不會感受到學習成長的樂趣!!

 

現在我終於體會到,原來孔夫子的智慧是如此博大精深,「學而時習之」五個字,道盡了學習成長的精髓!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mpete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